【本文由特约作者 简言酱?于 蕉蕉 独家发表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更多主编说戳这里?(^?^*)】
许多人一提起日本漫画,就对那全民购买正版追看漫画的阅读习惯称道不已。
确实,对比起日本漫画作者的稳定收入和读者们的版权意识,天朝的漫画市场显得似乎不够正规。然而,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当初日本漫画也同样经历了几十年的坎坷发展,在市场的无序与混乱中逐渐成长。
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到租书屋里翻阅那些陈旧泛黄的漫画月刊,回顾一番日本人的漫画阅读史。
60年代:朝气蓬勃
随着日本经济建设的复兴,人们手中的闲钱增多,不再纠结于过去那几十日元的差价,租书屋这个有着时代色彩的场所转而开始没落。粗制滥造的赤本销声匿迹,剧画作家们也变得没有了用武之地。很快,几乎所有为租书屋提供漫画的出版商都倒闭了,广大失业的漫画家们把低龄儿童向的创作题材彻底抛弃,特立独行的艺术风格和针砭时弊的道德政治关怀,成为了这一时代的主流。
讲谈社的《少年杂志》(Shonen Magazine)上面,白土三平和水木茂定期创作着有趣漫画故事。光怪陆离的鬼怪世界为读者们提供了别开生面的阅读体验,也大大促进了《少年杂志》的市场销量。到1年年底,《少年杂志》的销量就达到了100万册,每页画的金额报酬迅速上涨,为漫画创作者们提供了大量的金钱收入与身份地位。
另一方面,这样的商业合同也使得过去那些追求个人艺术造诣的漫画家们开始为了商业成绩低头,不得不在每周的最后期限前废寝忘食的压榨自己,否则不交付作品就会构成违约。编辑们不再单纯排版印刷文字,开始有目的有计划的对漫画家的创作进行干涉乃至控制、操控剧本的情节走向,以求达到让读者们满意的商业效果。
这种我们后来认为稀松平常的商业行为,在当时的漫画家眼里几乎是不可容忍的大敌。于是,追求创作自由的白土三平决定抛开《少年杂志》,把自己殚精竭虑所创作的《卡姆依传》交付了被后人称之为独立漫画标本的《漫画GARo》(牙狼)杂志。
《漫画GARo》(牙狼)杂志的创始人长井胜一对白土三平极为推崇,授权了他全权负责编辑,并立即拨款给予报酬。就连杂志的名称牙狼,都是白土所创造的一个人名,可见他对白土三平的认同。
具有强烈阶级意识的《卡姆列传》,是日本现实主义作品的一大巅峰,血肉横飞的爆炸性画面是其标志性特征,鞭辟入里的故事内核赤裸裸的揭露了社会的形态。继承了父亲对于共产主义的信仰,白土三平所塑造的主角卡姆依坚持着“对社会的不同宣战”这一主张。虽然作品构建的世界观处于16世纪的日本封建时代,可映射的无一不是20世纪60年代里日本共产主义运动高潮下的民族觉醒独立自由的意识主题。当学潮运动席卷全国的时候,大学校园里的横幅旗帜上都悬挂着卡姆依的画像,无数的年轻人高喊着卡姆依的名字涌上街头,向着他们心目中的人民英雄讴歌。彼时,《卡姆依传》与高仓健的电影《网走番外地》、冈林信康的歌曲一道,成为最受日本学生欢迎的文艺作品,进而成为那个时代的文化象征之一。直至今日,《卡姆依传》在日本民众心目中都颇具地位,还接连被改编搬上了大荧幕。
同为忍者题材,《卡姆依传》和如今流行的火影忍者类忍者作品差异极大,前者人物造型质朴写实,整个故事的历史考据相当严谨,几乎没有什么超自然的玄幻夸张情节描写。角色之间的羁绊也从来都不纠结于几个人或几个家族的狭小恩怨,而是与整个底层的社会劳苦大众息息相关,充满了文学类作品的悲悯情怀。
除了白土三平的《卡姆依传》外,还有辰巳嘉裕和拓植义春等艺术家们重新回到公众的视野里,以特立独行天马行空的创作角度进行创作,反抗社会不公与呼吁民族觉醒。如此浩荡的历史潮流里,自然少不了手冢治虫大神。
据说漫画现今正处在它的黄金时期。但实际上有多少真正的优秀作品发表了?难道很多漫画家累得死去活来不是事实吗?难道他们不是被迫屈服于商业主义的残酷要求,被迫与之协作,被迫受之奴役吗?在这本杂志里,我将向您展示什么才是真正的故事漫画。
——《COM》创刊号
手冢治虫在1967年1月创立了《COM》杂志,并开始刊登他的一系列优秀作品,包括连载了地位特殊的《火之鸟》。通过《COM》,手冢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把剧画和故事形成了一个完美的结合,并创办比赛来招募吸引其他的优秀人才,真正为日本读者创造了阅读漫画时的思想深度和故事性的双重体验。
自此以后,日本漫画的载体与营运模式或有小修小改,却始终围绕着“画面×故事×思想”的核心要素,后继者们固然开发的媒体时代影音时代乃至互联网时代的新型阅读体验,可是对于老一辈的人来说,回到租书屋里阅读一番旧日书籍,恐怕是最难以忘怀的青春回忆了。
番外篇
谈了这么多的日本租书屋和漫画阅读历史,我们再来聊聊国内的漫画租书屋景象吧。年轻的动漫爱好者们可能没什么记忆,而年纪稍大一些的读者想必还有“国内租书屋”的回忆印象。
没错,租书屋不仅仅是日本漫画所独有的经营模式,国内的漫画迷们曾经也经历过组团租书来回传看的学生时代。大概在1995~2005这十年时间里,国内的漫画租书屋是一种比较主流的书店类型,常常开在居民小区附近或是学校校园周边,深受学生党们的喜爱。
彼时整个中国的经济收入都不甚高,对于手头拮据又喜欢阅读漫画的小孩子来说。大量购买正版图书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一般的“高大上”奢侈举动,甚至就连翻译错字连篇纸张印刷粗糙的大开本盗版漫画书,都不是能轻易消费起的商品。
因此,租书看就成了最为普遍的漫画阅读方式了。
和曾经的日本一样,缺乏版权意识下的中国漫画出版界里也是质量残次不齐。伪作横行,稍不注意可能就拿到了一本“破烂书”。由于大家的零花钱都十分宝贵,于是我们都习惯先站在租书屋里把漫画书看完第一本,通过第一本的阅读体验来判断它值不值得继续读下去。
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一个习惯,能在书店里站着看完的漫画,就尽量免费看完。到后来,我们都是先站着免费看上一会漫画,直到老板忍不住要来撵人的时候再赶紧表示自己要租书。
国内租书屋的价格倒不算贵,交上20元的押金,花上一点点零花钱(价格范围在2毛钱~1块钱之间),就能借走一本好看的漫画书回家看个痛快,无疑是相当划算的阅读体验。
与购买新漫画书的阅读感不同,租书屋里租书看的最大问题,就是可能会遇到一些“坑人”的前辈们来一发“贴心的剧透”。像是《圣斗士星矢》、《灌篮高手》、《幽游白书》之类的激情打斗漫画,就算有人事先剧透了谁赢谁输倒也无所谓,反正读者看得就是主角怎么一路逆天改命嘛。最可恨的,是那些在推理漫画里剧透的家伙们。记得当年看《名侦探柯南》的时候,每到案件发生的时刻,总有一些非常无良的前辈们“贴心的”用笔把凶手是谁全都圈了出来,然后再旁边再贴心的用笔写清楚他/她是怎么犯案的……那种阅读体验有多恶劣,你们大可感受一下。
另外,还有一个租书屋里蕴藏的商机,是直到笔者长大从事了书籍出版行业工作后才意识到的。由于租书屋生怕自己的漫画书租出去就拿不回来,所以押金普遍要交的比书价更高一些。譬如,一本定价10元的漫画书,书店老板进货价可能只有6元,正常售卖的话要价9元左右(会员卡常常会有些折扣),而他向学生们却要收取20元的租书押金。学生们租到漫画书后,常常会按捺不住自己的阅读欲望,上课时间偷偷摸摸的拿出来看,一不小心就会被班主任老师给没收掉。这些租来的漫画书一旦被没收,自然也就意味着那20元的押金泡了汤,白白送给了租书屋的老板们。
这一来一回,可是比正常售卖时的9元钱要赚的多得多,难怪当初那些租书屋老板们听到我们漫画书被没收后毫不在意,继续“大方”的给我们租书看啊!
租书屋,不仅是日本漫画爱好者们的历史阶段,同样也是中国漫画爱好者们的一段青春回忆,对于ACG文化的普及有着不可或缺的价值。如今那些已经长大的二次元爱好者们,不知道有多少人都曾经在一个个租书屋里租着漫画书,废寝忘食的沉浸在虚拟世界里,憧憬着未来的梦幻和美好。